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县城生意不怕大厂
时间: 2024-02-18 |   作者: 新闻动态

  出行直接打开滴滴等网约车APP;买房租房用安居客或贝壳找房;饭点儿到了则是美团、饿了么来回切换,挑选今天想吃的口味;就连约小伙伴玩耍也要先打开小红书或者大众点评看看大家都在玩什么……北上广深年轻人的生活,衣食住行不能离开互联网产品。

  根据CNNIC在今年9月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破十亿,达10.11亿人。分年龄来看,其中30-39岁网民占比最高,为20.3%;其次则是40-49岁和20-29岁网民,分别为18.7%和17.4%。

  可以说,当代年轻人是网络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让大厂们忧虑的是,网民的上涨的速度正在放缓。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6月增长0.71亿,增速为7.6%。但2020年6月,这个增速还为10.07%。

  同时,今年7月由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还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月活跃用户数的月均增长率已由2019年的2.3%放缓至1.7%。

  增速放缓的原因与人口增长大趋势有关。而一二线,以及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较高,趋于饱和也是一个原因。同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占网民整体的29.4%;但城镇网民规模则达7.14亿,占网民整体的70.6%。因此,“下沉市场”在各大厂的战略中占据着逐渐重要的地位。比如淘宝推出了淘特、京东拿出了京喜,滴滴也使出了花小猪……

  但对于大厂来说,进入县城市场,似乎并没那么容易。比如工作在城里,但家庭和生活在县城的珊嘉就告诉燃财经:“相比较滴滴,还是原始的县城打车微信群更加靠谱。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或者阴雨天需要打车,但各大打车APP都提示我前面还有数十人在排队的时候。”

  今年,小蓝回县城帮哥哥买婚房,却没有通过城市年轻人熟悉的贝壳找房或安居客APP,他表示:“县城依旧是熟人社会、关系社会,比如我们买房就是找的做中介的熟人。互联网想攻进这里,我看难。”

  很多时候,我们的固有观念都是县城的发展不被看好,县城的生活离互联网太远,显得过于落后。然而事实却是,县城的经济正在快速的增长,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百强县中GDP突破千亿级别的县域达到38个,较上年增加五个。百强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中等水准为3.9%,高于全国水平2.7%。

  县城拥有广阔想象力,但互联网要征服传统的熟人社会和关系网络,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本期小酒馆,我们就和一些生活在县城的小伙伴聊了聊他们的生活,虽然互联网产品就在身边,但他们有更好的选择。其中,有人打车几乎从不用“滴滴们”,却丝毫不会影响打车的速度和效率;有人订餐只需一个电话,美味食物便可直接送到家,速度秒杀美团、饿了么;有人被线下小店的服务和福利深深吸引,年纪轻轻就“抛弃”了线上购物的体验;还有人买房找中介,最后发现,熟人比中介方便更多。

  此前的滴滴风波让北上广年轻人担心打车受阻。但在我们县城,这种担忧完全不存在。因为相较于滴滴,原始的电话叫车,或者微信群约车更加好用。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经常在我们县城里打车,但很少用滴滴或者高德这种网约车平台。最初的时候,我们是通过电话约车。那会儿是通过拨打一个固定电话,然后有专门的客服接听,你只需要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客服便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反馈给你一个“车型+尾号”。然后在5分钟之内指定的车就会来接你了。

  价格也不贵。基本上县城3公里之内就是一口价:5元。然后如果稍微距离远但不离开县城的线元。对我这种基本只在县城内活动的人来说,真的是既方便又省钱。

  不过后来微信越来越火,大家也就不喜欢打电话了。除此之外,打这个约车电话还需要按照市话费来收费,所以电话约车就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慢慢地,约车的方式就从电话约车变成了微信群约车,还有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价格也从5元起步涨到了7元。

  但不变的是简单便捷的操作方式。虽然从电话变成了微信,但也同此前一样,只需要发送当前的位置,马上就会有人主动联系你,并且前来接你。我基本上每次去拜访客户,结束的时候就在群里约车。比起“滴滴们”动辄需要等上10-15分钟,这个约车接单的速度快了很多。

  同时,相较于微信群,公众号约车不仅快而且提供的服务还多。除了单纯的叫车,你还可以叫代驾、跑腿儿等等。在我们县城,至少我身边的朋友们在约车的时候第一选择都会是这样的平台。真的很火,火到我记得在上个月月中,这个公众号还发布文章称,因为爆单,临时调整了起步价8元起步,让大家打开司机端快快接单。

  我们县城人不是很多,家附近街区的住户,甚至周围理发店、美容店、商店的人大多数都比较熟悉。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直接联系商户,使用大众点评、饿了么之类的APP反而麻烦。尤其是在叫外卖的时候。

  虽然身在县城,但我还是懒,偶尔父母不在家,或者实在馋嘴的时候就会叫外卖。不过在县城,美团和饿了么是没必要的,一是因为操作繁琐,得下载APP,然后点单;二是因为县城商家已经有一套很成熟、自成一体的送餐方式。

  比如我家附近有一家煲仔饭,因为开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久,算是县城的“老字号”,早在移动网络爆发之前,它的品牌就已经比较“知名”了。印象中,我从小时候就在吃这家店,后来工作了公司团餐也会叫这家“特色店”。

  而相较于“上网”,到大众点评或者外卖APP做推广、引流量,这家店也遵循了比较老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广告小卡片,上面印着这家店提供的饭菜种类,以及送餐电话和微信。据我了解,我们家附近,基本上人手一张这种小卡片,叫外卖无需打开外卖软件,直接电话或者微信说一声就行。此外,这家店的外卖也是由店家自己送,还有经典的送餐摩托装饰。有时候在家,停电停水时,会通过微信联系这家饭店预约,然后对方在某一个固定的时间段统一送出。

  其实,不只是订餐,像理发、美甲、买化妆品,我们都喜欢找熟人,因为熟悉,可以随机约时间,只要对方时间OK,就算之前店面本来没开门,对方都可以临时性开门,一对一服务。我想这就是大城市,和县城生活方式的不同,各有各的“便利”。

  我原本在重庆工作,也有未来在重庆买房的打算,所以常常会用安居客、贝壳找房这些APP查询房源信息。当爸妈提到要在县城给我哥买婚房的时候,我第一念头也是打开安居客,看看县城有哪些房源。当时显示的房源还挺多。另外我们县城还有一个本地的叫“XX( 县城名 )信息港”的APP,很类似58同城,是一个综合性的APP,囊括招聘求职、婚恋交友、二手买卖等信息,房源信息也挺全,新旧小区都有。

  但当我比较房源后,拿着这一些信息给我爸妈挑选时,他们却不以为意。反而跟我说:“你大姨他们认识一个叫汪姐的,在县城做房产中介。大姨家的房子就是在汪姐那里买的。”

  找熟人看房的好处是,我们花的“跑路费”和中介费少了几百块。我们当时买的是一套96平米的三室,总价70多万元。最后花费的办贷款和不动产登记的“跑路费”是5000多元;另外中介费从7688元降低到了7500元。

  坏处也有,那就是“不好意思说不”。我们看房大概花了两个月,看了9套房子。都觉得不太满意,想说换个中介看看会不会有更好的房源。但一是碍于面子,二是担心破坏大姨和“汪姐”的关系,不好直接换,而是“偷偷”联系了另一位中介。但这回依旧找的是熟人,是我大伯的儿子的关系。反正县城很小,熟人不少。不过这一位给我们介绍的房源更少、更差,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套房的业主说他父亲在家,但其实他父亲从早到晚都在外面打麻将,根本看不了房子。所以最后我们仍旧是换回了一开始的“汪姐”,并且通过“汪姐”成交。

  我有个朋友买房找的中介更“熟”,是他准妻子的妈妈,也就是他丈母娘。反正在县城,依旧是熟人社会、关系社会,互联网想攻进这里,我看难。

  不知道是不是家里县城比较小的缘故,只要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不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你都可能会在路上碰见,还能打个招呼。

  正是因为这样, 每次家里有老人生病时候,都不必像在大城市一样,需要提前7天甚至14天挂号预约,或者去早起排队。在家里,只需要跟亲属和朋友打个电话,就能约上明天的专家诊。

  国庆回家的时候,这种“便利”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我的身上。本来想着,家里看病会便宜些, 也不会像大城市一样有那么多人,就也没想着早起去排队挂号。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就算是提前在公众号预约过,我依旧被医院长长的队伍吓到了。

  终于等到叫号之后,医生却告诉我,上午的看诊时间结束了,先去吃个午饭,回头再看。虽然知道医生这一上午也很辛苦,需要休息,可一想到自己也是早早就排队却没有看上病就十分生气的问道,为啥一直没有叫我的号。医生只是淡淡的回复我一句:人太多了,他们着急......一气之下,我放弃了看诊,选择了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跟我朋友吐槽今天在医院的遭遇。结果我朋友跟我说:“你咋不早点跟我说,我在医院有熟人,马上给你搞定。”

  于是只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朋友就替我解决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让我第二天再去一趟医院。第二天,我按照朋友的指示去了医院,没有挂号、没有排队,只需要在约定的时间直接走到诊室就行。一路畅通无阻,只用了10分钟的时间完成了从问诊到拿药的过程,体验了一次“vip看病”。

  10月8日,英雄联盟手游将正式开启不删档测试的事情成为社交网络的热门话题。但对于县城年轻人来说,互联网的游戏和娱乐是空洞的,和好友面对面搓麻、上网吧开黑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大学四年是在大城市度过的,毕业回到老家,一开始确实很不习惯。老家没大型超市,更没什么博物馆、游乐园之类的休闲去处。但在家的优点是管吃管住,也没什么开销,凭着大学学的专业,向父母借了两万块钱盘了一个小店,给客户组装计算机、修修电脑之类的,日子也过得挺安逸。

  虽然我的工作和电脑相关,但在县城的生活似乎和互联网关系很弱。到家就有热气腾腾饭菜,外卖软件基本没打开过;虽然没有共享自行车,但小县城不堵车的事实,让我们习惯了短途开车,而就算是从城南到城北开车也花不了30分钟;休息时间想打麻将玩斗地主约上朋友往棋牌室一凑就行,不用捧着手机在网上和人随机匹配。

  这个周末,我就约了几个朋友,去往县城的棋牌室,准备好好“搓一顿”。我不是好赌之徒,只是娱乐一下罢了。打麻将不就是图个快乐嘛,我手机也有“欢乐麻将”这些APP,但网上打麻将就真的是纯打麻将,大家都不认识,语音都不用开了,点击电子设备屏幕完成指示就行。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完全失去了打麻将的本质乐趣。

  这几年常常有人提问,是继续北漂、沪漂、深漂,还是回老家、回县城?两种生活各有优劣,比如大城市有更广阔的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小县城的关键词则是稳定、熟悉和局限。但大城市也有关掉互联网、空无一人的寂寥,小县城也有朋友相聚时真实的欢笑。

  无论选择哪一种,生活的都是自己,冷暖自知罢了。比如我现在,在县城的生活也很惬意。

  伴随着李佳琦一声“Oh, my god”,没有一个女孩的钱包躲得过这场剁手之旅,尤其是在护肤和彩妆这个品类。这不,双十一还没到,社交平台上慢慢的开始出李佳琦直播间双十一攻略了。

  但对于县城年轻人来说,李佳琦还不如家楼下的美妆集合店,因为它不光品类齐全、热情周到,还会买美妆产品送皮肤护理,甚至你不买只是走进去看看,就会送你一个化妆项目。这不香吗?

  我是结束了北京的工作、考上家乡县城的公务员,才回到老家东北一个县城的。当时发现这个“宝藏”店铺纯粹是被极简的家装设计风格吸引,不同于其他个体美妆店花花绿绿的家装设计风格,极简风的店面设计在小县城中显得格外不同,也很有高级感。

  接下来,我被店内丰富的品类震撼到了,要知道我所在的县城里是没有类似“丝芙兰”这种大牌美妆综合店的,而这家小店却足以满足我对美妆品牌丰富程度的期待,从百雀羚、自然堂等传统品牌到完美日记、花西子等新锐品牌,再到SK-II、兰蔻、欧莱雅等国外品牌等,都有专门的售卖区。而且,为了迎合小镇青年对低价的偏好,美妆店里还售卖大牌美妆小样儿,“不过百元体验 SK-II”成为现实。

  只是虽然门口立着“保证正品,假一罚十”的牌子,但我还是对产品的真假存疑。所以第一次走进这家店铺的时候,我并没有消费。直到有一天,我衣着休闲,素颜逛街,突然有个朋友要过来找我,情急之下,我想起来这家店能够给大家提供免费美妆体验,再一次走进了这家店铺。售货员手法专业,态度亲切的为我画了全妆,这次体验让我对这家店好感倍增。因为不好意思免费蹭妆,我顺便买了支口红,价格和网上基本一样,为了打消疑虑,回到家我还特意对了自己从官方旗舰店购入的同款产品,基本能确定是正品。

  至少我和我的闺蜜认为,家门口的这些美妆店真的把服务做到了极致。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说,美妆产品需要我们来关注的点无非就是低价正品、品类全和服务好,只要能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需求,品牌和购买渠道真的显得没那么重要了。